日文名稱:大魔界村
英文名稱:Ghouls'n Ghosts
製作廠商:Sega
發行年份:1989.08.03
遊戲類型:動作格鬥
Beep! MD讀者投票平均:7.6286
既然Sega要讓MD成為移植業務版的家用平台,除了端出自家的作品外,其他廠商的熱門作品也不能少。Master System只靠Sega獨撐的前車之鑑不遠,但第三方也不想得罪任天堂。賣版權、交由子公司開發或暗通款曲進行交流就是業界規避老任合約的三套方法。Capcom的業務版基板:CP System,使用了68000與Z80 CPU,程式碼要移植到MD上是容易得多,Capcom的作品無論是業務版或家用版,在玩家間都有高人氣,當然是Sega的首選。
*大魔界村是MD初期移植業務版的代表作品。
*按住攻擊鍵集氣,每件武器便可使出強大的絕招。
*第一關的頭目,有玩過的都很熟悉吧。
大魔界村是CP System於1988發行的第二款作品,MD版由日後大紅的中裕司領銜開發。相同於Mario系列作,都是英雄救美的老套情節,氣氛卻迥然不同。敵方稱不上可怕的陰森鬼怪,攻擊會令主角不時會脫掉鎧甲只穿著內褲到處跑,可說是可憐又無助,算是搞笑版的Konami惡魔城系列吧。本作程式開發人員刻意安排大量敵方頑劣的攻擊與稍一不慎就即死的關卡,難度高到令人卻步。前作「魔界村」的難度於FC上已是大大出名的作品,可說是系列作中難度最高,本作相較之下,難度還只能排第二。這麼多在遊戲企劃中相互衝突的特點,反而形塑出魔界村系列獨有的風格,這種對玩家「不親切」的遊戲,反而大受硬派玩家歡迎,已是玩家心中的名作。而且大魔界村封面寫實的畫風,我個人倒挺喜歡的。
*日後有自己獨立作品的紅魔鬼依然難纏。
*各關卡的攻擊都有精細的安排,要相當熟練(意思是死很多次)才能過關。
*不小心被寶箱內的魔法師變成鴨子,那可就慘了。
*一定要站在舌頭上才能前進,可別被吞進去囉。
*像雲一般的頭目,移動速度很快。
*被手掌抓住會即死,千萬小心。
*必須打壞下方橘色的肉瘤,冒出的蛆與會飛的蠕蟲很難對付。
MD 的大魔界村以 5M bit 容量能做出這樣來,已經是初期的佳作了。我覺得中裕司在 MD 初期有參與製作的遊戲,水準已經頗高。之後 PCE-SG 版大魔界村以 8M bit 容量製作,加上機能不錯,畫面當然精美不少,但評價上...?說到大魔界村一般都會想到 MD 版。本作在以前用實機玩的時候我從沒有通關過,事隔多年,到有了模擬器與金手指,我還是連一次都沒有再碰過這遊戲。這種超高的難度造成的挫敗,可能在我幼小心靈中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吧,哈哈。更何況知道要二週目才能看到真正的結局,更是提不起什麼勁了。最近,無意間又想起了大魔界村的音樂旋律,好吧!和這款遊戲二十年的宿怨總得做個了結,就讓我用金手指對付你們這些可惡的邪魔吧。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二週目...,突然間,還真覺得有些空虛啊。
*媽啊,第六關敵人也太多了。
*一代的最後頭目,現在算是小咖了。
*第六關的頭目,繪製相當精細。
*什...什麼?要從頭再玩一次?
*要救出美女的代價也太大了。
*二週目最後,還得玩第三次第六關,可以取得終極武器。
MD上移植了數款CP System作品,都有著不錯的完成度。Mega-CD的68000比CP System的還快,也移植了幾乎是完美的街頭快打CD,但最可惜的算是超人氣「吞食天地」(天地を喰らう)沒能移植,反而是PCE CD-ROM版發售了...,Sega你也積極點。2D最強的SS上後來由Capcom自家完美移植了「吞食天地」,但心情已不悸動了。(本文完成於 2012 年 10 月 12 日)
*正港的最後魔王。
*好不容易救出了心愛的人啊!
*日後還有很多續作...真是苦命鴛鴦啊。
--------------------------------------------------
秘技:
*無敵
進入 Option 畫面四次,在標題畫面按「A×4、上、上、下、下、左、右、左、右」,效果音出現就是成功。再按「 B +Start」進入遊戲。
*選關
進入 Option 畫面四次,在標題畫面按「A×16、上、上、下、下、左、右、左、右」,效果音出現就是成功。再按「下方的按鍵與 Start 」選關。
第 1 關途中:A
第 2 關:上
第 2 關途中:上+A
第 3 關:下
第 3 關途中:下+A
第 4 關:左
第 4 關途中:左+A
第 5 關:右
第 5 關途中:右+A
最終頭目:右下
------------------------------------------------
Genie Code Kega Code
人數不減且開始就穿黃金鎧甲
A03S-8GAW FFB212:0305
無敵 AD99-8AEA FFFF80:0000
AD99-8AEC FFFF82:0000
(掉落或被一擊必死的敵人攻擊還是會死)
-----------------------------------------------
相關文章:
高叉旗袍美女除妖:魔物獵人妖子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61960489
晚了超任三年的業務用移植版:街頭快打CD版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32596720
Capcom明助,老任氣惱:忍者小飛俠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38774382
Capcom的未來忍者:出擊飛龍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47193988
有RPG味道的原創模式:戰場之狼II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35869542
越界亂鬥的開始:摔角霸王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48528194
MD初期優秀作品:米老鼠幻影城大冒險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33956207
卡普空CPS第一彈:世界末日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48937452
首部以Super為名的MD遊戲:藍色霹靂號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52610486
爺們hold住別躁進:重裝機兵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53889362
歐美出品的奇幻大地:異獸王國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49484348
MD最下界帝王:蘇丹之劍
http://black16bit.pixnet.net/blog/post/55886628